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理财百科 > 正文
保险销售变身理财忽悠人的潜规则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目前,市场上存款变保单已是保险业和银行业多年存在的“潜规则”,银监会、保监会就对此现象多次下发文件规范,但仍然屡禁不止。

  “对不起,您的存款现在不能取,因为您购买的是一份保单”,不少银行客户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将存款变成了保单。很多银行工作人员为了把所合作保险公司的保单销售出去,把保险贴上了理财产品标签,让存款转眼变成了取不出来的保险。

  想办定存却拿回保单

  家住成都的刘女士2012年1月去芳草街84号的某国有银行玉林支行办理13万元2年期定期存款,负责办理存款的银行业务员推荐刘女士:“反正是来银行办定存,何不买一款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两年后也可以取出,如不急用,存五年最好,每年可分配红利并赠送一份保险。”

  刘女士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听了银行业务员的建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款所谓的“理财产品”,并把名字签在了“赠送”的保险合同上。

  办理完所有的手续之后,银行的业务员叮嘱:“保险是附赠的,过几天会有保险公司的人回访,到时只要回答是就行,否则会扣罚我奖金”,随后刘女士在存折上存了13万元的现金,拿着银行“附赠”的百年人寿百年红两全保险(分红型)E款保险合同满意地离开了。今年1月26日,刘女士再次来到银行询问,发现款项已经打入刘女士账户内,但是打到卡上的金额并不是预期的收益加本金141440元,而是138866.99元,比2012年同期存款利息少了2573.01元。

  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成都该银行玉林支行,银行陈经理并没有否认理财产品变保单的事情,并指出如果想取出五年期保险的钱是可以的,但对于收益亏损的状况,由于分红险收益是浮动的,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可能出现类似收益亏损的情况。

  银行存款变保单为何屡禁不止

  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投诉者表示,因为银行工作人员并未明确告知是保险产品,所以他们往往是到了第二年缴费期或要用钱时才发现,这时候已经过了犹豫期,要退保就要损失不少本金,这让他们进退两难。

  虽然银行是消费者非常信任的金融机构之一,消费者对于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并不会存在过多质疑,但一旦发生了存款变保单的现象,消费者又缺乏维权的证据,往往投诉无门,因此以赠保险、买理财产品的名义让客户的存款变保单是屡试不爽的方法。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