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的保险业,创新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增添市场活力的尚方宝剑。保险业新“国十条”就反复提出鼓励创新,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保险业组织模式、产品开发模式、营销模式频频推陈出新,吸引市场广泛关注。然而,这其中不乏伪创新广受市场诟病。
蛋糕迅速膨胀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2014年中国保险发展创新能力指数为107.3。保险行业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扩大。2014年,寿险新报备产品2711个,同比增加186个。数据显示,2011-2014年,互联网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由28家增至85家,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32亿元猛增至2014年的859亿元,增幅超过26倍。而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保费又收入了816亿元,同比增长2.6倍。
互联网保险迅速扩张,一方面抓住了网络不断普及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搭上了政策支持的顺风车。新“国十条”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日前的2015互联网保险崛起的机遇与挑战研讨峰会上,曲速资本发布了《2015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保险公司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下降、互联网保险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销售渠道入口进一步向场景化方向发展。
创新抢占风口
近两年来,航延险、退货运费险、碎屏险等产品持续销售备受市场关注。以阿里与华泰最先推出的退运险为例,这一适应了互联网销售需求的一款产品,正在不断推广,目前众安保险、太平洋保险陆续介入。今年“双11”退运险一日售出3.08亿份保单。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这种模式下尽管营销效果可控,但市场前端和渠道仍在别人手中,关键数据不为己所控,保险公司将沦为保险产品的供应商。
即便不能“脑洞大开”创造一款新产品,对传统产品包装改造也不失为一策。例如人保财险的“熊孩子险”,实为一款监护人责任保险;平安的“波波宝”,实为一款针对女性乳腺癌的重疾险。然而,该类产品之后很快被淹没,沦为“一次性”保险。在种种尝新之后,业界发现小额现金赔付吸引力逐渐下降,个性化服务正成为用户购买保险的主要动力。以国寿财险推出的“恋爱保险”为例,投保人自保单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十年内与指定心上人登记结婚,即可在婚礼上获得1万朵玫瑰。消息不胫而走,爱情险火爆朋友圈的背后,则是互联网保险营销的创新,满足了一部分以此来表达爱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