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于昨日召开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定修定座谈会,拟就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则进行修订。而不少这类销售规模比较大的保险公司人士参与了会议。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对产品开发及销售作出规定: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不得开发存续期间3年以内(不含3年)的新产品;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不得销售存续期间1年以内(不含1年)的产品;自2016年10月1日起,不得销售存续期间3年以内(不含3年)的产品。
万能险目前是最为典型的高现价产品。
保监会严重关注高现价产品
“低利率环境将提升保险产品的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保费大扩容或在较长时间得以延续,相较于被动扩张,保险产品供给改革主动性提升,这种主动性包括渠道选择、险种选择、期限选择等。”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对南都记者表示。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去年风险大会上也表示,一些保险公司存在“长险短卖”、“短钱长配”的问题。
这对保险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匹配与风险管理都提出极高的要求。而且在去年险资疯狂在二级市场举牌后,该类产品风险频频被监管层提及。
去年,地方保监局就高现价产品进行调研。销售高现价产品的公司不断增多。该保监局人士称,“高现金价值产品的销售主体呈现增多趋势,由原来的个性销售尝试逐渐发展为行业共性的销售模式。”
而且产品样式五花八门。目前市场上既有以传统、万能等产品形式销售的高现金价值产品,也有通过产品组合方式的高现金价值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多数保险机构针对高现金价值产品都设定了销售额度,在较短期限内完成销售考核指标,占据市场份额的目的明确。同时,客户群从城市人群已经扩展至农村人群,特别是多家机构的高现金价值产品销售集中在传统的“两邮”,主要针对“理财额度较小、理财时间较短、农村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客户群体。
上述券商分析师称,大小险企分化博弈,由于渠道结构、成本结构和风险管理方式差异,大小险企在承保和投资路径选择上将有明显差异又会相互影响,上市公司延续低风险策略,保费保持平稳增长,投资持续中规中矩,中小险企更加积极激进,保费高增长,投资更加另辟蹊径,双方在渠道资源、非标资产、股权资源方面的竞争博弈将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