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理财百科 > 正文
网络互助保障平台暗流涌动 上亿资本仍前路漫漫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尽管外界一直在说资本寒冬、融资不易,但是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却能获大量资本的青睐。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助保险发生了新的变化,其经营模式也变的互联网化。
   2016年年初至今,至少有水滴互助、人人互助、保保集、17互助、同心互助、斑马社6家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对外宣布获得了百万级到千万级不等的融资,融资总金额达上亿元。
 
  最新的一则融资,来自今年5月份上线的水滴互助,在成立之初就获得了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投资机构中最大牌的要属腾讯。
 
  相互保障本身并非新鲜事物,但由于政策空缺等原因,近年来发展缓慢。不过随着水滴互助等互联网化的公司出现,让网络互助保障平台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诸如红杉资本、腾讯等巨头资本会青睐这个新型模式?上述公司目前在国内运转情况如何?对于社会上担忧平台是否能够解决所有赔付而不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又有何看法?
 
  为此《投资者报》记者,向水滴互助、17互助、保保集等公司发出采访提纲,并得到部分答复。
 
  互助保险遇上互联网
 
  以水滴互助为例,每位会员只需缴纳9元基础入会费即可获得30万元的保额,这一保障能够持续生效的前提是,会员群体的账户资金足以覆盖赔付额,否则随后采取碎片化的追缴模式,也就是说,会员缴款额度是不确定的,上不封顶。只要用户账户余额剩余1元以上,才可列入被保障范围。
 
  目前大多数互联网互助平台均采取上述的先交会费,然后追缴分摊的模式来对用户加入进行门槛管理。
 
  以抗癌公社为代表的互联网互保平台则标榜“0门槛入会”模式,入会会员无需缴纳任何费用,而是直接在事故发生后追缴,也可获得保障资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