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分红险 > 正文
识破保险员“忽悠”并不难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一位保险人员在博客揭秘说,在银行驻点,主要盯着进银行存钱的中老年人,“老太太”最好忽悠,银保产品的高收益很吸引她们,对合同条款不太在意。而推销的时候,尽量要把银保产品包装成银行理财产品,比如告诉她“您存定期还不如做一个3年的理财呢,年收益能有5%”,另外就是强调比银行存款合适。偶尔还可以送她们桶油、一箱奶,或者其他小东西,以吸引她们,争取信任。

  济南的李大娘到一家银行存款,却在保险员的热情推荐下,换成了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回家后一段时间,李大娘的家人才发现,她签的是一份保险合同,每年都要交保费一万多元。当他们找到保险公司退保费时,保险公司答复只能退多块钱。
 
  进银行存款,被销售人员忽悠成了保单,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近日,银监会以“特急”文件形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首次叫停保险人员驻银行销售,剑指保险投诉重灾区“银保产品”。
 
  银保产品成为投诉重灾区
 
  银保产品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邮政等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以分红险万能险为主,最大的特点是“保障+收益+分红”。从2000年起步开始,银保产品迅速成为各家保险公司保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据统计,目前山东省保险业三分之一的保费来自银保渠道。
 
  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驻银行的保险员将保险当做理财产品卖给存款客户,只强调收益,刻意隐瞒了保险的重要信息,致使“存款变保单”的投诉不断。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银保产品的销售误导已占到保险违规投诉的八成以上,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2010年11月9日,银监会的《通知》下发后,保险股大幅下挫。
 
  银保产品是“被卖坏了”
 
  某保险公司的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进入银行等渠道销售保险产品,客户可以享受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但保险公司多用销售业绩考核销售人员,为了销售更多产品,有的业务员就开始坑蒙客户,而进入银行渠道费用不低,若退保这类产品,损失比较大,而业务员又刻意隐瞒了这个事实,纠纷往往出在这里,并非产品不好,而是被卖坏了。
 
  银保产品多是分红险、万能险,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债券等,获得收益,然后进行分红。很多分红险、万能险的年收益可以达到4%-5%,同时这类产品兼顾保障功能。
 
  林先生说,对于这类产品,比较适合40岁左右的人进行理财,长期持有,才能获得比较高的收益,但缺点是短期内退保损失较大,不能像存款那样任意取出。
 
  山东保险协会有关人士说,监管部门一直加强规范银保产品,如果遭遇了“存款变保单”的忽悠,消费者可以向保监会、保险协会等进行投诉。查实后,监管部门将依照相关规定,对保险公司进行处罚。
 
  对于保险营销员的资格,消费者可以通过保险中介监管系统网站等渠道进行查询。
 
  (http://iir.circ.gov.cn)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