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某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工作人员,向投保人李某介绍公司推出的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将不确定的利益宣传为承诺预定利益。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称“持有保单10年后,就有50万至60万,20年起码有80万元,38年满期就有160万左右”。
陷阱分析:分红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目前市面上的保险产品分红险占到七成以上,是市场的主力保险产品,分红险的收益预测一般分为高中低三档。由于市场的变化,分红收益都具有不确定性,营销员和保险公司是不允许以任何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来承诺的。
案例3:分清产品性质
2011年8月4日,某银行广东雷州支行客户经理在销售某寿险公司分红保险产品过程中,将银行存款收益与保险产品收益进行不当比较,“介绍银行存款收益比这个保险产品的收益要低很多”。
陷阱分析:要认清是存款还是保险
存款就是存款。保险就是保险。功能不同,性质不同。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混为一谈是保险销售误导的常见手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