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此类高端医疗保险的客户所获得的“资源”福利既不限定医院就诊也不限定医疗服务,客户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立、私人或外资医院,有的也允许选择国外医疗机构就诊。对于普通医疗保险不涵盖的内容高端保险可涵盖,不区分医社保目录和非目录。同时,高端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在合作网络医院就诊的费用由保险公司直接与医院结算,被保险人不用垫资。
此外,包括泰康、合众等在内的保险公司都在积极开发养老地产,面向的也多是中高端客户群体,客户需要累计缴费几百万元购买一款指定的养老保险产品即可获得未来进驻养老社区的资格。瞄准高端市场的泰康人寿相关保险产品门槛为200万元起,瞄准中产阶层的合众相关保险产品,10年期缴年化保费也在3万元到5万元。
“金融创新的核心是不断探索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信诚人寿首席市场官包虹剑对记者表示,“现在市场上面向高端客户的产品越来越多,拼的就是谁能让客户的生活质量更高,更便捷。”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年末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人民币至6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高净值客户人数达到1197万人,预计到2014年年底人数将达到1401万人。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增武调研指出,在财富管理市场,80万亿元个人加上15万亿元企业的财富管理需求,市场上共有百万亿的财富管理需求,而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第三方理财公司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总规模在40万亿元不到,供需双方仍有较大差距。
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保险公司瞄准了高净值人士这一富裕群体,并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但在保险市场上,高端产品的销售仍不尽如人意。
“高净值客户市场绝对是一片蓝海,是今后保险公司拓展的重点,但总体来看,目前仍处在萌芽阶段,单一客户对自身的金融需求并不十分了解,而保险公司则在前端客户开拓及后端客户服务方面仍有诸多不足,这些因素都让高端保险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在上述业务负责人看来,目前有潜力购买高端保险的高净值客户同样也是其他金融机构盯紧的对象。一些高端保险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诸如私人银行、信托公司等也能够提供,甚至提供的服务更为综合,这些客户在资产配置上就会选择购买一定的传统保险产品以满足其对保险功能的需求,而不一定非要选择高端产品。
一位中外合资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则将高端保险销售不旺归结为营销员作用发挥的不到位。“现在国内还没有一支非常合格的针对高净值人群的营销员队伍,这要求营销员无论从个人素质、知识丰富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现在我国营销员整体大出大进的态势下,培养一批适合高净值人群的营销员需要的成本非常高,产品在这儿,没有合适的人把它带到客户身边,单肯定签不了。”
据悉,为了应对这一不足,有的险企已经开始行动。近日,友邦保险联手上海财经大学打造“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该项目就是旨在培养与输送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务实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端保险人才,首批学员数约为20人,均为保险硕士专业学生。
此外,高端产品设计本身也遭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非议。上述友邦保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对记者表示,现在国内所谓的高端保险产品开始拓展时主要是宣传细分市场的噱头,都是照搬国外教科书式的产品,发达国家的同类保险产品依据细分客户群体的不同有很多变化,而国内的仍较为死板,实则难以满足客户真正的个性化需求。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