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绝少从客户投资的角度来服务客户。业内人士表示,许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出发点并非着眼于客户的利益,其真实目的只是为了筹措资金获得利润,这与财富管理的初衷相距甚远。因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银行理财业务也便是空中楼阁,只能是银行存贷业务的附属品。
而且,银行大量发行理财产品规避监管将扰乱宏观调控。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一方面来自信托公司,另一方面来自于银行自身的同业部和资金部的固定收益工具投资以及信贷资产的收益让渡。业内人士也认为,长期地大量发行此类产品将大大削弱央行的货币调控政策效果,并且部分“伪贷”的资金流向有违国家的行业引导政策。
那么,银行为什么不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呢?分业经营并不是借口,因为在现有空间内,银行完全可以提供比目前更为丰富的产品,外资行在国内便可以做到。
大量发行结构性产品也使得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十分多样化。由于挂钩标的的选择面广,看多看空等收益结构的设计灵活,因此无论在市场出现牛市或熊市时,结构性产品总可以为客户实现一定的收益,并为银行建立起客户的信任和赞誉。
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法兴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德意志银行、南洋商业银行等9家外资银行共推出理财产品302款,其中大多数为挂钩境外标的的结构性产品。
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在股本类结构性产品的供给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原因之一是其自身的管理运营能力和对客户分析的深度不足,而另一原因则是国内银行对结构性产品的认识存在误区。
确实,2008年的结构理财产品负收益危机令人记忆犹新,但是,如果银行就此放弃了在理财产品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更多努力而寻求单一重复的作为信贷业务附属品的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那么,银行客户流失不可避免。
而当利率市场化真正来临的时候,当存贷利差失去保护的时候,当银行真正需要依靠自己的投资能力和管理能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时候,也许会发现,几十年积攒的客户优势已经失去。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