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退保率骤升另有隐情 诱导销售变花样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上市险企退保金额上升,除了资本市场“股债双杀”,银行升息等外部因素造成部分保险产品、特别是银保渠道产品收益不敌银行存款,客户选择退保之外;记者还了解到,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为了冲刺业绩,劝说客户将原有保单“以旧换新”等五花八门的销售策略也是造成退保金额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所有的苹果都是从内部开始腐烂的。

  上市险企退保金额上升,除了资本市场“股债双杀”,银行升息等外部因素造成部分保险产品、特别是银保渠道产品收益不敌银行存款,客户选择退保之外;记者还了解到,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为了冲刺业绩,劝说客户将原有保单“以旧换新”等五花八门的销售策略也是造成退保金额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营销员鼓动客户退保

  据统计,去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险企退保金额共计655.15亿元,合计超过四大上市险企的净利润(489.18亿元)165.97亿元,退保率也较上一年大幅上升。

  如此高额的退保金额,除了外部环境造成了分红险收益不理想而导致的退保外,因为被误导而导致的退保也占很大比重。

  记者从华夏人寿北京分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处得到消息,该公司今年以来的退保也有大幅度提升。至于提升的幅度,则“不方便透露”。当记者问到退保原因时,该人士首先强调是保单“以旧换新”惹的祸。

  “营销员为了冲刺业绩,让客户退了原有的保单,再投新保单。有些则是代理人自己购买的本公司的保险,一般在保单现金价值与所交保费接近,退保损失不大的情况下退保。”

  记者了解到,不少代理人以公司产品更新升级为托词,告知客户新出的保险产品保费缴纳更少、保障范围更全面、收益更高,以此诱导投保人退保后再转投别的产品。也有营销员跳槽后,想把原来所就职的保险公司的客户挖到新公司去。代理人开发新客户比较困难,只好在老客户身上再深挖掘。

  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营销员为了冲刺业绩,鼓动客户退保后再投保新产品,确实会造成退保率上升。这不仅对公司没有好处,对营销员个人形象也是一种损害。每一份保单的保险利益都是规定好的,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是看在特定的时候是否适合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一旦发现营销员有这种误导行为,保险公司就会严厉处罚。

  某公司河北分公司一位姓杨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基层营销员专业度相对较差,销售误导情况时有发生。在业绩压力下,不惜误导客户,铤而走险。客户发现被误导而要求退保的,我们一般都会全额退还保费,营销员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杨经理告诉记者,她所在河北省某县城,每月大约有3至5单退保,退保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最初碍于面子,买个“人情险”,后来发现不合适而退保;二是因为被误导,稀里糊涂买了保险,明白之后发现不适合而退保。

  营销员之所以敢如此误导,是因为多数保单是长期型的,分摊到每年所需缴纳的保费较少。所以客户投保的第一年,所缴保费的20%至40%是算作代理人的佣金被扣除,以后几年能拿到的续期佣金则较少。客户退保后,再投保新的产品,营销员既可以再次拿到佣金,还可以有新的业绩,而续期佣金的损失则可以忽略不计了。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