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理财市场如今颇受关注。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手头有些积蓄,但面对通胀如何打理才能使其保值和增值,这是不少老年人都颇为关注的事情。相关专家建议,老年人理财要稳字当先,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追求稳定收益,以免落入各种理财陷阱。
6万元存款变成了保险
老张是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手头有些积蓄,有一次去银行存款时,听一个身着银行工作人员服装的人介绍,有一款产品收益比三年期定存利率还高,还没有什么风险,当老张同意购买时,这名工作人员给了他一张协议书,老张看也没看就签了字。可是一年后,老张想动用存款时,才被告知,此前6万元存款已经变成保险,不但不能动用,还要每年往账户里存入一定数额的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老张这样的遭遇并不是个别现象。为避免错误地将保险产品当做银行储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建议老人在购买之前要核实销售人员所推荐的产品是否为保险产品,尤其要注意部分销售人员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的问题。此外,不能简单地以保险产品收益对比银行存款利率,因为分红、投连和万能保险产品具有收益不确定的特点。比如选择购买分红保险产品,其红利分配并不确定,只有当保险公司实际经营结果优于产品定价假设,才会分红。
老年人理财产品市场逐渐丰富
有统计数据显示,如今至少有1/3的老年人有理财的需求。但老年人缺乏专业知识,信息不对称,往往没赚着钱反而赔了本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