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或不适合。”这是保险行业内通行的一句话。通过人身保险的制度安排更好地为百姓生活保驾护航,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以专业诚信的服务能力为消费者量身定制适合的保险计划,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费者保有正确的保险观念,避免非理性消费。经由大连市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供的资料,目前消费者普遍存在的人身保险消费误区主要体现如下:
定位偏差——没出险就是白扔钱
不少消费者在接触保险的第一时间会做出反应“交了钱,不出险不就白扔了吗?”、“那些倒霉事儿,咋那么容易被我碰到?”于是,要么选择远离保险,要么在短期险缴费几年而未出险后选择不再续保。事实上,保险保障的是人们未来不可预期的风险。对客户群体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估,也即概率论的大数法则,正是保险公司计算保险费的基础。几百甚至几千分之一的特定风险发生概率,对出险消费者个人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保险的制度安排,就是把投保群体的特定风险损失进行分散转移的过程。就此而言,消费者的保费并无“白扔”之说。特别是有很多中途选择不再续保的消费者,在后期身体状况不佳时想向保险公司申请复效却被拒保,殊为可惜。
从众消费——别人买啥我买啥
由于不具备专业保险知识,又不信任保险代理人的“推销”,于是很多消费者习惯于从众投保。即亲戚朋友买了哪个保险,说哪个保险好,我就买哪个。更有甚者,在“险种从众”的基础上,少数消费者还在保额上展开“身价”攀比:你买了这个,我也买,而且保额还比你高,这证明我“身价”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