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监管部门严控
万能险后,险企2017年“开门红”产品转向,新开发的普通型产品成为银保渠道推销“新宠”。这类产品一般满期时间较长,部分产品从趸缴转为期缴。但与之前的中短期高现价产品一样,新型产品仍是不满五年可零费用退保,并保证较高收益率,本质上未改变当前保险行业存在的短钱长投风险。"
严控万能险后的保险市场走向何处?是真正刮骨疗毒走上保险保障之路,还是借道中短存续期产品?
“现在卖的都不叫‘万能险’了。换个名字,卖的还是一年或两年固定收益的理财。”一位银行销售人员这样对客户介绍。
财新记者统计发现,险企2017年“开门红”产品已经转向,普通型产品成为银保渠道的推销重点。此类产品一般满期时间较长,多在五年以上,但变化在于不满五年即可零费用退保,退保时通过现金价值体现的预期收益率约为3.5%;此外,部分产品由一次性缴清的趸缴方式转换为期缴方式。
保险业内人士也注意到了人身险产品的转向,“即使是普通型保险产品,在设计上若短期可零手续费退保且给予一定收益,本质上未改变当前保险行业存在的短钱长投风险,仍属于监管明令限制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只是形式上从万能险形态换到了普通险形态。”
“将趸缴转换为期缴,但由于仍可低于五年退保,在产品定价上主要依靠的还是利差,死差占比仍然很低,保障功能也较弱。”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认为。
除了寿险产品热衷于中短存续期产品,财险公司也热衷于短期投资型产品的销售。不过1月10日,保监会发文要求财产险公司停止销售投资型产品。
对于保险公司仍旧热衷于中短存续期产品及投资型业务,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整体尚未扭转保险行业负债端面临的短期化风险,但相比此前的趸缴,期缴方式一定意义上可以平滑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减少退保等造成的压力;而产品设计虽然仍有满一年即可零损失退保的情形,但是多个保险产品已将零损失退保时间年限逐步提高为三年、五年等,这也有利于降低保户的退保意愿,增长保单持有年限。中短存续期形态由万能险向普通型保险转化,风险保障程度亦有所提高。一定意义上,中短存续期产品面临的短期化风险已经开始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