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储蓄情结
通胀预期利好保险市场
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廊坊分公司总经理吕启彪看来,在物价赶不上工资上涨的大环境中,保险营销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营销人员有责任提醒客户保持警惕,留出一部分收入与保险公司打交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产品。他告诉记者,他曾经在陪一美国老年夫妇爬长城的时候,聊起他们的老年生活,这位美国人说,他们年老以后用来旅游的钱,实际上就是年轻的时候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积攒下来的养老金。年轻的时候每月付一部分养老保险的钱,年老以后就可以利用这部分钱来享受晚年生活。吕启彪说,其实,只有在年老了有钱,才叫真的有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年轻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通过购买重大疾病险、分红险、养老险等保险产品,让自己的人生在面临疾病、衰老的时候,可以维持一定的生活品质,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状况让自己的生活大起大落,这就是保险所特有的保障功能。
发展中国家物价涨幅偏大是一个不可以避免的趋势,不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可以控制的,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如果只把钱放在银行储蓄,当通胀来临,钱会变得越来越少。因此,只有让手中的钱流动起来才有价值,而理财就是要钱生钱,让手里的资金流动起来。
保险理财产品具有长期储蓄功能,需要长远打算。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资深业务经理张艳恒指出,相对储蓄和股市投资来看,在工资涨幅低于物价涨幅的时期,保险分红类产品和投资类产品就会凸显出营销优势。当投资者手中的资金面临贬值风险的时候,保险营销就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她指出,在这一时期,投资者的养老规划和理财规划需求会格外突出,他们只有让手中的资金参与到市场运作中,而不是存放在银行吃利息,才能够让手中的资产保值增值。
张艳恒认为,股票、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都有下行风险,特别是股市,一般情况下是牛市短、熊市长。当经济运行不好的时期,持有这些资产就会面临资产的流失,而保险作为保障性投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也意味着债券等保险资金投向领域的收益率水涨船高。
的确,在负利率时代仍一味坚守“储蓄”的美德只会令财富不断地走下坡路。而投资增值的效益才是投资者跑赢通胀的必要途径。这就需要投资者放低“储蓄情结”,拓宽投资渠道。但因为在负利率这一敏感时期,各类投资市场的发展都与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潜在的风险也难以预测。所以,在此阶段,只能多方面地拓宽投资渠道,并且在选择任何投资产品时都要立足“灵”和“稳”这两大策略原则之上。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