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当时已经是69岁又10个月了,他们还骗我母亲买保险,简直就是欺诈。”日前,当胡先生带着他年过7旬的母亲肖老太向记者投诉时,脸上仍旧写着疲惫和无奈。“这半年来,我们为退保的事情弄得心力交瘁。”
2009年10月,肖老太在银行办理换存折业务时经不住银行柜台人员和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劝导”,稀里糊涂地拿“救命钱”买了一份自以为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保险,这让肖老太的儿子胡先生得知情况后十分气愤。
事实上,在屡屡见诸媒体的寿险销售误导案例中,老人成为受害的重灾人群。他们缺乏金融理财知识,对银行有着天然的信任感,往往容易被所谓的“比存款利息还高”的言辞诱惑。
案例
“救命钱”如何变保险了?
回忆起当时被骗买了保险的情景,肖老太至今还懊恼不已。去年八九月份,已是古稀之年的肖老太向子女交待后事,将存折等有价资料交其子女保管,一份“潜伏”了近两年的“理财产品”终于重见天日,被发现原来是份保险。
据肖老太回忆,2009年10月16日,她去建行广州东山铁路支行办理换存折业务,当时柜面人员就诱导她说,存折上那么多钱存活期都浪费了,不如转作理财产品,两年后就可以拿出来,而且利息比银行的定期还要高。尽管业务员说得动听,但肖老太不无顾虑:“我都已经70来岁了,这是救命钱,随时要用的。”
见肖老太犹豫不决,柜面营业员又通知大堂的保险公司的驻点经理进行宣导。驻点经理也强调:“可以随时拿出来,而且比银行利息高。”经不住两人的劝说,加之认为在银行里办理业务问题不大,肖老太就糊里糊涂地把存折里的30000元“救命钱”买了保险公司的“红双喜两全保险(A款)(分红型)”。
“看到老人家的钱被买成了保险,我们都很气愤,母亲从小没读过书,连保险两个字都不认识。”胡先生告诉记者,保险公司明显是在欺诈他母亲。胡先生表示,在听保险公司的回访录音时,老母亲曾说,“要10年咁长,自己都不知有无命取回了”,证明购买行为并非老人家意愿。
“购买保险时,我母亲的身份证年龄是69岁加10个月,而保险合同里明确规定,被保险人年龄范围在6个月以上,69周岁以下,这已经不是销售误导的问题了,而是带有明显恶意的欺诈。”胡先生说,不仅如此,保险合同中,“风险提示”内容“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和投保提示书,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也并非他母亲亲笔所写。
从去年9月份开始,胡先生多次到广东保监局进行信访投诉。去年11月18日,该局答复称,经查,保险公司确实存在信息披露、保单回访不规范的行为,但销售误导尚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建议双方协商解决退保事宜。
不过,由于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肖老太的退保一直悬而未定。保险公司认为,胡先生以业务员涉嫌欺诈要求“价款双倍返还”的诉求实难满足,而胡先生亦表示,保险公司退回3万元保费和支付3350元所谓“关爱金”不足以惩戒其过。目前,僵局仍未打破。
忽悠
一曰“混淆概念”二曰“献殷勤”
记者发现,由于金融知识匮乏,信任银行工作人员,像肖老太这类被银行柜台人员或保险公司业务员忽悠将保险当“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来买的老人不在少数。往往到了发现时,已过了犹豫期,追悔莫及。其实,细细推敲,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推销手段并不算高明,但老人们却要打起十分精神来,以防稍不留神就中圈套了。
首先,利用老人不懂保险但懂存款的知识缺陷,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喜欢把带有分红性质的保险和银行存款对比或者混淆,以鼓动老人购买。邵阳一位女士反映,她妈妈去邮储银行存钱,柜台人员就把保险产品当定期存款向老人推销,还以搞活动赠油为诱惑。“老人一直以为是银行存款,便签了合同。直到我去年要买房子让我妈去取钱的时候才发现是取不出来的保险。”
实际上,分红险合同中的演示收益只是一种预期而不是保证,真正的收益与市场环境和保险公司运营投资能力相关,极端情况下,分红可能为零。此外,由于寿险产品的保险期限往往较长,保险业务员一般喜欢误导消费者说几年后就可以拿回本金,而一旦客户取回就算退保,将蒙受巨大损失。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