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田坝乡政府,记者见到了不久前领取到理赔金的湾岗村村民刘梅兰,她告诉记者,是保险重新点燃了她和家人对生活的希望。
2011~2012年期间,刘梅兰的父亲在中国人寿购买了一份计生险,全家缴费18元;一份“吉祥卡”意外险,缴费100元;一份“福满一生”分红险,缴费2000元保费,合计缴费2180元。孰料,刘父在今年初遭遇车祸意外身故,按照保险责任,刘梅兰收到了昌宁县计生局、国寿昌宁县支公司、村干部理赔小组一行带来的97200元理赔款,帮助全家走出了困境。
“小保费换来了大保障,保险理赔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保险的作用和功能。”大田坝乡党委书记段体宪告诉记者,一次次的现场理赔会,让全乡群众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保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特殊作用。
正是在村干部的支持与配合下,国寿娘子军每到一个村民小组都召开群众会,不仅宣传保险知识,更向村民宣传烤烟种植技术,指导热带作物耕作方法,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组织生产物资发放,但凡与村民利益相关的事务,均视作她们的份内事。
“这反而有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在我们看来,国寿娘子军不但是保险业务员,更是没有编制的‘四群’工作队员。”段体宪对记者称。
在国寿昌宁县支公司的积极协调下,保险先进村创建活动获得县、乡(镇)、村各级政府的支持,并将保险工作纳入社会事务给予全盘统筹考虑。
在大田坝、清河村、湾岗等村挂牌创建保险先进村后,国寿娘子军与各村“两委”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创建点,召开村民大会宣传云南省政府下发的《关于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保险先进村活动的意见》、昌宁县政府下发的《昌宁县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保险先进村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随后逐户拜访村民。
在此过程中,计生险的推进不失为一次重要的保险普及契机。“计生险具有交费低、保障面宽的突出特点,保山市委市政府专门拨出款项普及计生险,让保险融入到地方政府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和流程中,这一做法正在被其他地市仿效。”阮建设称,各级政府正着力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险特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将随着人群覆盖面的扩大日益凸显出来。
E平台——打造保险先进村
尽管驻村展业获得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鲁凤珊还是向记者道出了一个曾经的大难题。
“在‘国寿E家’没上线之前,往返县城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签下一份保单至少需要三个来回。”鲁凤珊告诉记者,尤其遇到农忙和特殊时期,崇山峻岭的地形地貌让她们到县支公司交付保单成为一大难题。
今年,一则令大田坝娘子军振奋的消息传来——电子化的移动展业平台“国寿E家”在全国陆续上线了。鲁凤珊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县支公司业务主管:“使用‘国寿E家’,真的可以自己录单吗?!”
通过国寿保山市分公司、昌宁县支公司的系统培训,鲁凤珊等多位营销员开始尝试使用“国寿E家”系统传送客户信息、在线审核资料、出具电子保单,凭借“国寿E家”填写快、转账快、生效快的明显优势,大田坝娘子军去到更遥远的村寨展业。
“这极大方便了路远的业务员,再也不用赶着去县城交单,还避免了保单填写错误被退单,否则要重新填写表格,重新找客户签字。”鲁凤珊称。
以前,鲁凤珊的展业包里总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宣传页、产品演示表、计算器等展业工具,重达十几斤。“现在只需带上电脑和投保确认书,就可以轻轻松松上路了。”鲁凤珊正在为团队所有属员争取“国寿E家”的使用权限,并借助这一现代化的移动展业工具打造保险先进村。
在方便之余,“国寿E家”还进一步拓宽了展业内容。国寿保山市分公司总经理褚光永对记者称,保险产品及功能日渐丰富,不同的保险期间、保险责任和保额设计,会带来不同的保障权益和保单价值,以前的展业工具太过简单,现在凭借电子化的移动平台,就能让偏远村寨的乡亲对不同条件下的保单情况做到一目了然。
“自2007年以来,一批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先富起来,带回了城市里的消费理念,也对理财产品和高保障保险有着更多的需求。”阮建设称,针对农村地区的消费特点,国寿一方面积极推广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缴费灵活、投保简便的险种,推动县域保险扩大覆盖面;一方面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县域网点效率和县域发展战略地位,加强合规建设,严防经营风险。
截至7月30日,国寿昌宁县支公司实现保费1609.66万元,同比增长21%。个险渠道实现首年期交保费374.02万元,达成全年目标410万元的91.2%,同比增长83%。目前所辖乡镇网点已建成队伍131人,上半年成功创建了13个保险先进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