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有钱没钱都焦虑,理财焦虑症正在全面蔓延
“我地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多年前许冠杰的一首《打工仔》唱出了众多打工一族的心声,那时候,只有普通人会为钱发愁。然而时光飞逝,现在的社会,人们普遍的愿望就是理财能够跑赢CPI。但是,要实现这个愿望并不轻松。物价上涨、下跌,连公募基金,也大多缩水。等各种机构花样百出的理财产品很多人看不懂之余,其暗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长期负利率背景下,不论有钱人还是蚁族们,都常常感到不积累财富就会不安,害怕当需要花钱的时候没钱会很痛苦。记者连日来展开系列调查发现,上至千万富翁,下至初入社会的90后们,都在思虑如何积累财富、将财产保值、担忧财富蒸发,理财焦虑全面蔓延。有心理学专家认为,当这种负面情绪状态蔓延至全社会,就已超越心理学范畴,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
千万资产以上的富人
为巨款日益缩水焦虑
我们看着有钱人很光鲜,住的是望江大豪宅,开的是名车,殊不知他们兜里揣着因贬值而日益缩水的巨款,在选择投资渠道时亦是辗转反侧,犹豫不决。在记者采访的多位千万级有钱人中,九成以上的人表现有理财焦虑症状。
1号主角:A先生年收入:约100万元职业:设计师
每周买1000元彩票
A先生夫妻俩都是设计师,在广州打拼已有10年,拥有3套房产,年收入100万元左右,但却表示“没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很着急”。A先生没有进行股票、房产等投资,也没有把钱放在银行里,原因是自己不熟悉上述行业,也不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怕受蒙骗。
可是面对纸币贬值的趋势,A先生认为必须要令资产保值,于是只能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艺术品投资等方向,他花费100多万元购买红木、20多万元到西藏购买唐卡,最近还花了近10万元购买奥运玉玺。
另外,最让人惊讶的是A先生坚持每周花1000元买彩票,多年来他最多一次中了1.5万元。也许是中彩的随机性比较大,不需过多的专业分析,A先生才选择这种简单快捷的投资方式,给自己一个期待,缓解理财焦虑的压力。
2号主角:B先生年收入:100万—200万元职业:某外企公司华南区总监
只相信买楼
B先生现年50多岁,工作繁忙,所以他只为自己选择了一种投资方式:买房。屈指一算,B先生在国内和加拿大投资的房产有近十处,国内包括广州、合肥、南京、珠海等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