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抢金折射投资理财困境,年收入70万、面临养儿换房的中产家庭,又如何为手中资金找到靠谱的投资渠道,确保财产安全且能保值增值呢?本期理财课堂邀请两位银行理财师“对症下药”。
中国大妈疯狂抢金,折射出老百姓既担忧财富缩水又缺乏投资渠道的理财困境。如何摆脱投资路上的窘境,中产家庭也迫切需要为手中资金找到一个靠谱的投资渠道,确保财产安全且能保值增值。本期理财课堂,华西都市报邀请两位银行理财师,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对症下药”制定理财计划。
周先生,成都某民营企业高管,年收入60万元以上;妻子是事业单位员工,月收入6000余元,年终奖2—3万元左右。现在成都市区共有三套商品房,其中一套出租,两套分别为父母和小两口自住,总共价值350万元;另有两台家庭用车,总价值40万元。
财务状况:100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值30万元的股票,手里流动资金大概10万元,无其他商业保险。
开支方面:日常花销为每月1.5—2万元,每年出国旅游费用总计8—10万元;房贷余额50万元,除双方公积金还款外,每月需自付500元。理财目标
1、小两口的定活期存款100多万元均全部用于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大约5.28%,是否可重新规划家庭资产配比提高收益?
2、想为刚出生的儿子提前做一个资产规划:包括含有未来出国留学费用的教育基金。此外,考虑在三年之内换套160平米以上的房子,最好是学区房。
现状分析及潜在风险
典型的中产家庭,从家庭结构来看,属于生涯规划中的“成长期”,特点是子女养育负担逐渐增加。从收入支出及资产负债来看,其家庭负债率较低、净储蓄率较高,理财规划弹性较大。另外,虽在金融投资中以保值性资产为主,然而固定资产及高风险产品股票占比较大,且理财产品单一,流动性不足,家庭保障略显欠缺。理财规划
针对周先生家庭情况,建议将夫妻二人的100万银行理财产品及10万流动资金进行多元化理财配置,提高理财收益。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