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者在投资时注重“保底”的理念,不希望折本,在此基础上才是对收益的追求。当前寿险市场上保险产品以分红险为主体契合了这一需求。
从原理上讲,分红险的利益由两部分组成,保证部分和分红部分,其中保证部分又分为保险保障和保证收益。保险保障一般是指在发生死亡、意外事故等保险责任时,保险公司赔付给保户的保险金额;保证收益是指在保险期间内按照保险合同所列明的各项生存给付金额。而分红部分即指保单红利,客户可通过分红,分享保险业务运营管理所产生的高于保证部分盈余。
近年来,经历风雨的保险业正在加快保险产品策略的回归,即便是分红保险,也更为突出保险核心的保障本质。例如,中国人寿(13.63,0.20,1.49%)新近升级推出的国寿瑞鑫(金账户)版组合计划,不仅拥有生存金返还、分红等理财功能,还同时具备重疾保障功能,重疾保障范围多达40种。与此同时,与老款产品相比新瑞鑫还提供更高额度的意外保障,保障功能更为突出。
从分红保险产品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
首先,保险虽然作为一种广义的理财工具,它既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也可以分享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进而抵御通胀预期的风险,还能提供疾病、意外、年老等风险的保障,这是其他任何一款金融工具不能比拟的。
拿强制储蓄来讲,很多人因为保险产品退保相对复杂,而将其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提并论,认为其即使收益略高于银行理财,但流动性差。从流动性角度讲,保险产品确实不见长,但换个角度讲,这恰恰是保险提供强制储蓄功能的一种属性。
就像很多投资者已经非常认同的,不会用买米的钱去投资股票一样,也不能用本该用于日常开支或者短期应急的钱,去购买保险投资型产品(意外险除外)。应该选择三、五、十年都不需动用,而是为未来,如养老、子女教育等人生重大结点,做储备的资金进行如上资本规划。
如果只想博取短期收益的资金,相信保险投资型产品并非最佳选择,而这样的资金对于防范未来的重大风险,作用也很有限。因此,还是那句老话,“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同性质的资金应该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而个人资产中,一定要保有一部分追求长期稳定且兼具风险保障功能的资金,其最佳配置莫过于选择保险资产。
其次,消费者在购买分红险的同时,应附加健康、医疗、意外等保障,这些保障是否全面,保额是否充足,应该作为消费者首要关注的因素。只有做到保障与投资相结合,才能达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进而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