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柜台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会避重就轻,只谈高收益不讲产品风险。银行理财经理在销售时,对消费者都采取套用的术语,例如“我们这款产品能保本,收益高,以前的产品都实现了高收益,产品收益高、额度有限,要买就快点吧”等此类话语,就连产品的很多基本信息都没告诉消费者。
多数金融消费者由于缺乏一定金融知识,看不懂晦涩难懂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再加上对银行的信任,在理财经理的促销攻势下,稀里糊涂地就购买了理财产品,而当产品出现问题时,才知道投诉无门。
银率网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超过三成的消费者曾被误导。有30%的消费者表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进行任何风险提示;在银行代销的产品中,将保险当做银行理财产品误导销售的比例达39.42%。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仅要了解清楚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起购金额等基本信息,还要重点关注产品的收益类型、是否为结构性理财产品、产品的投资标的、风险等级、产品运作模式以及产品存在的风险等问题,不要被理财经理的高收益所“忽悠”,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资金流动性要求所匹配的产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