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寿险费率改革需看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眼色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投资能力对于寿险公司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资产端决定负债端、投资收益决定销售业绩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你觉得呢?
  其次,中国居民的寿险消费模式决定了消费者必然以储蓄存款利率作为寿险产品的价格基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负债消费”理念完全不同,“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传统使得储蓄率居高不下。如果说储蓄是一种主动消费行为,那么寿险产品则是一种被动消费或者选择性消费产品,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消费产品的参照标的就是收益率不低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如果分红险的分红率、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则会分流储蓄、推动发展,反之则会退保增加、业务萎缩。回顾2001年至2010年寿险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寿险公司正是在居民储蓄理财需求提升的背景下,顺势推出分红、万能等新型寿险产品,通过“分流储蓄”推动了自身的大发展。此类产品保底加分红,消费者收益突破了当时2.5%的产品预定费用率上线,成了市场上最早“费用率市场化”的保险产品,相较于银行存款利率,新型寿险产品兼具较高收益率和保障功能,快速扩容,成为推动保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保险产品和销售渠道不断创新的10年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依然受到严格管制,分流了银行的储蓄存款,新型寿险产品快速扩容。在保费快速扩容的10年中,银行居民储蓄存款从2004年的56%下降至到2012年的46%。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寿险公司是银行利率管制的直接受益者。未来中国寿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依然是投资储蓄型产品,虽然传统保障型产品的预定费用率的放开会进一步拉低价格、提升保障、刺激消费,但传统保障型产品并不会取代投资储蓄型产品的主流地位,储蓄存款利率和存款替代产品的收益率依旧是左右客户金融消费取向的关键因素。所以,寿险公司不仅要着眼于“风险补偿”功能,更应树立“大保障”的概念,从消费者的角度一揽子考虑“保障、理财、养老、储蓄”需求,才能顺应市场,发展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第三,中国寿险业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寿险公司必须紧盯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保险市场监管规则,不同的保险市场业务结构也有别,不同的业务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利润创造模式。在英国等以投连险为主要业务类型的寿险市场,账户下的投资风险全部由消费者承担,投资收益也全部归保险消费者,这种业务的利润主要来自管理费差溢,而利差、死差、病差等对利润的贡献并不大;美国的寿险市场以销售变额万能险为主,变额万能获利模式类似英国的投连险产品;澳大利亚则更类似混合金融的概念,寿险公司已经趋同于基金管理机构;零利率的日本寿险市场则以死差、病差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德国寿险市场不允许卖投连产品和万能寿险,主流产品以两全分红险为主,利差益自然成了保险企业的盈利来源,这一点与中国寿险市场的盈利模式非常类似。中国各种险种百花齐放,但是目前的主流业务还是分红险,占比超过80%,分红险的特点是低风险保障、高保险费、高负债资产积累率、高现金价值、低预定费用率;2.5%的预定费用率意味着投资收益率只要高于2.5%,保险企业就有利差益;高资产积累率意味着边际率低同样能形成高利润率。正是中国居民的消费模式决定了寿险市场的业务结构,这种业务结构又决定中国寿险市场的盈利模式。从目前中国寿险市场的业务结构看,盈利模式必然还以利差益为支撑。
 
  储蓄存款利率市场化后保险业的竞争将外扩至整个金融业,投资能力对于寿险公司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资产端决定负债端、投资收益决定销售业绩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四是中国寿险业的投资环境决定了寿险公司资产配置必须紧随银行利率改革进程。当前我国保险资金主要用于债券、银行存款、股票和基金等。高债低股的大类资产配置决定了保险资金、尤其是新增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利率密切相关。在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大类资产配置和资产结构优化将持续贯穿寿险公司经营,目前国内行业高债低股的大类资产配置基本成形,未来并不会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发生大的配置调整,银行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更多是资产结构的优化。因为,银行利率市场化会带来无风险利率的提升,随着债市的扩容以及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宽,债券结构调整将是保险公司资产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随着债券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的提升,以及高收益率非标资产的增加,保险资金收益率的改善会存在机遇,同时收益稳定性也将增强。当然,在银行利率市场化之下风险的价格机制逐渐形成后,不同的风险偏好将对应不同的收益率,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险公司在调整自己风险偏好的同时,也要在细分市场上关注客户的风险偏好,推动产品的多元化与创新。
 
  中国寿险业作为一个发展中市场,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点,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化就是改革方向。虽然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尚未对寿险的发展带来实质影响,但是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应对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市场化,顺应市场,及时转型发展将是行业重大课题。按照中国保监会渐进的改革路径,探索、创新、继承、提升,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分享到:

本周精彩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保险理财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