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8月2日就正式宣布放开普通型
人身保险预定利率。业内人士表示,寿险利率的放开最终得益的无疑是消费者,但对于险企来说则喜忧参半。短期来看,定价利率的放开会导致传统寿险利润率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定价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倒逼险企进行差异化经营,保费价格的降低、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将提升内地保险的吸引力。此外,对深圳而言,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拉近深圳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的差距。
有券商分析师分析,一旦寿险定价利率放开,投保人就可以花费更少的钱买到相应的保险产品。以某款
终身寿险(不分红)为例,投保人购买保额100万元的产品,在2.5%的预定利率下累计需要缴纳保费约37万元,而在3.5%的预定利率下则可节约近10万元。
■现状
传统寿险先行先试
近日金融改革新政不断,不仅贷款利率市场化,其它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也在全面推进。央行发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刚刚放开,保监会8月2日就正式宣布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其法定评估利率调整为3.5%,不再执行已经持续14年之久的2.5%的上限。新的费率政策从8月5日起正式实施。
定价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在计算保险费及责任准备金时所采用的利率,即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报率。自1999年以来,寿险定价利率上限一直被限定为2.5%,而目前银行一年期的定存利率高于寿险定价利率上限。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寿险的定价利率一直没有放开,连银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都达不到,这导致内地的保险产品在投资上明显缺乏吸引力。”
对于利率的放开,市场担心利率放开会导致各险企出现价格竞争,随着竞争加剧,不排除有保险公司激进上调利率,而利率的上调也意味着险企成本的增加,一些经营不善的险企会加速亏损,保险市场会加剧优胜劣汰。
泰康人寿营销总监李东敖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考虑到系统性风险,监管层第一步只放开传统寿险产品的改革,但由于传统寿险产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不少险企的传统保障型产品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0%,因此,此次利率放开带来的影响的确有,但不会太大。“这等于是让传统寿险先行先试,先选择影响最小的部分开刀,看市场的反应如何,等条件成熟时再在
万能险、
投连险等其它保险产品上推开。”
深圳本土险企
平安人寿的吴秋榜告诉记者,平安几乎没有传统型的产品,基本上都是
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而分红险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所以放高预定利率,对于平安来讲,影响很小。此外,放开预定利率也不是完全放开,而是限制在3.5%以内,短期内可能会造成一些恶性竞争,特别是一些新的刚成立的保险公司,但长期来讲,肯定是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完全市场化以后更加考验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