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说,投保人也就是出钱买保险,为保单缴费的人,被保险人就是保险的对象,受益人是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比如:丈夫为妻子购买了一份定期寿险,指定受益人为两人的儿子。这个案例里,丈夫出钱,是投保人,妻子是被保险人,保险责任跟着妻子走,也就是只有妻子出险,保险公司才会理赔,受益人则是其儿子。
很多消费者在投保时没有弄清这几种角色的不同,导致保障对象的错位。以保险卡单为例,一张卡单一般只对应一个被保险人。消费者在激活保险卡时,一定要注意被保险人的选择。虽然客户在激活保险卡时有自主选择被保险人的权利,但被保险人一旦被确定,就不能再更改,其他人无法享受此卡提供的保障。比如说,张三将保险卡被保险人确定为其儿子,如果张三本人出险,就无法主张理赔诉求。
五、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应如何应答?
电话回访制度是保险公司用于维护客户利益、控制销售品质的一种保护性措施。电话回访一般会确认消费者对所购买保险的保险责任、条款是否清晰,询问客户是否了解犹豫期权益,是否了解过犹豫期后退保会有损失,检查销售人员是否存在消费误导的情况,消费者一定要如实回答,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消费利益,不给个别违规销售人员可乘之机。
六、什么时候退保没有损失?
几乎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有犹豫期退保条款,一般的保险产品的犹豫期为十天。消费者购买保险后,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的十天内,可以无条件提出解除保险合同,要求全额退还保费。这就给了消费者一个理性思考,仔细考察自己所购保险的时间。
为了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监会发布并于2014年4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中,对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提供了更多保护。新规把银行保险的犹豫期延长到了15天。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误买了银保产品,15天内均可“反悔”,除了支付10元的保单工本费外,没有任何其他损失。
七、为什么犹豫期后退保会有损失?
保险合同是一份契约,一旦成立,合同双方同时受权利和义务的约束。如果投保人选择在保单犹豫期后退保,属于单方面提前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只能退还投保人保单的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通常体现为解除合同时,根据精算原理计算的,由公司退还的那部分金额,其中已扣除了提前解约时,投保人需支付保险公司的必要费用(如保单已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关费用、保单维护运营费等)。保险公司在售出一张保单后,主要成本一般都产生在承保之后的头几年,所以当保险合同订立后,如果投保人中途退保,尤其是在前两三年退保,将会面临较大的损失。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