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进行险种选择时,不应将价格作为购买的唯一标准,主要应看该产品提供的保险保障和服务水准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能否充分化解自己的风险。
1.保险保障范围
由于不同的险种化解不同的风险,因而保险责任范围也不同,比如终身寿险和定期保险、雇主责任险和公众责任险等,进行价格比较毫无意义。对不同公司的同一险种进行价格比较时,也不是价格越便宜越好。一般来说,保险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保险保障范围,保险保障范围又具体由保险责任范围、责任免除范围和附加险数量来共同决定。
2.保险保障程度
为了增强被保险人的责任心,一些险种并不是100%赔偿保险事故损失,往往会设定一些免赔比率或免赔额,由被保险人来承担小部分损失。免赔比率或免赔额越低,意味着转嫁给保险公司的风险比例就越高,投保人获得的保险保障程度越高,价格也越高。
3.保险服务水平
保险服务质量越高,意味着保险公司支出的服务成本越高。这些成本也构成保险费率的一部分,因而保险服务越周全、细致,保险价格就越高。
由此看来,购买保险不是越便宜越好。投保人在进行价格选择时,先要比较不同公司同一险种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范围,再比较附加险的数量、保险金额和免赔比例(或免赔额),最后还要看承诺的服务标准,而不能单纯以价格高低论优劣。
相关提醒
签订保险合同时
注意这5点可减少纠纷
1.代签名风险极高,易导致纠纷。
2.投保人联系地址不可简略,不可虚构。
3.确保预留电话号码准确。
4.记得填写受益人。
5.亲自抄录风险提示语句。(来自:新华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