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中洛的泥石流花园
在通往秋那桶的岔道口上贴着这样一张特别警示:
“我乡秋那桶村秋那桶组发生严重滚石、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险情尚未排除,
请中外游客暂时不要前往。看来这座如高山花园般的小村子已经和外界隔断些日子了。
在丙中洛镇上遇到不少背包客,他们几乎都是刚从秋那桶回来的。我向他们询问路况,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路断了,车进不去,只能徒步。”这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在怒江峡谷的腹地,泥石流和断路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背上一瓶矿泉水和些许吃食,我向着那座泥石流背后的村庄大步进发了。
那条山路果然被泥石流毁得很厉害,有时候我不得不下到河床才能绕过坍塌的路段,不过这样一条美丽的山路倒实在值得用脚步来“衡量”。当整条山谷被踩在脚下、巨大的雪山在远处升起的时候,秋那桶村也就一望在目了。
这是一座散落于高山草甸上的自然村落,由木屋、古树、麦田和雪山组成的风光只能让人用“完美”二字来形容。时值午后,大部分的村民都在田间干活,这倒给了我静心品味这座村落的机会。
坐在三重斜顶、汉式庙宇风格的天主教堂门口,我看到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贴着毛主席的画像、羽毛艳丽的鸭子和散养的猪儿们在石板路上蹿来蹿去、由原木搭建的老屋在阳光下晾晒着石板屋顶??此时我竟想感谢泥石流和断路了:这座美丽而脆弱村落如何承受得起大量游客的惊扰。
《德拉姆》和《车票》 在堪称经典的纪录片《德拉姆》中,田壮壮用极其唯美的电影化语言,对从丙中洛到察瓦龙的这段茶马古道进行了详尽描绘。在藏语中,“德拉姆”是平安女神的意思。另一部对怒江峡谷进行过诗意描述的电影,是张之亮的最新文艺片《车票》。电影中,那个名叫曾雨桐的被遗弃的女孩,就是在宛若世外桃源般的雾里村重新寻回母爱的。雾里也常被写做“五里”,位于丙中洛到秋那桶途中、石门关的旁边。
丙察公路 从公路交通上说,怒江峡谷就像是一条死胡同,进去之后必须原路返回。很长时间以来,丙中洛一直是这条“死胡同”的尽头,但随着丙察(丙中洛到察瓦龙)公路的开通,通车顶点被延伸到了西藏境内。丙察公路全长98公里,路面狭窄,会车困难,几乎全程是坑洼不平的土路,即使最好的越野车也要走上六七个小时。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