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项调查发现,9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
凡调查都有误差,但高达9成的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仍然让人触目惊心。尽管网上汹涌的讨论中,也不乏指责80后的价值观、家庭观有些自私的论调,但显然不是主流。
80后走向社会后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期望相对于他们的前辈可能要高一些,但我们仍不能简单地得出80后整体不够孝顺的结论来,当然,那些整日游手好闲只知啃老的人除外。
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有一位参加工作5年的80后就说,“尽管已经参加工作很长时间,但是消费压力很大,没有任何积蓄,目前根本无法赡养父母。”这很可能是一代80后的沉重叹息。
无论如何理解这种叹息,我们首先得承认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引发了老年人如何妥善地被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以80后为代表的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人口学家称之为“421”问题。
这意味着,80后在赡养老人问题上负担逐步加重。如果再援引一个数据,问题可能更严峻——“35年前,中国有赡养老人能力的成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6:1,但按照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再过35年,这一比例将锐降为1:2”。
也就是说,现在80后哀叹无法赡养父母,那么,将来这些老去的80后将面临一个更为可怕的问题,谁来赡养他们?
当然,这种可怕的后果是建立在单纯家庭养老的模式上的,而这种“养儿防老”的模式即便现在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国老人赡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应逐渐转向社会,即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