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看媒体对保险的报道,指向只有一个:保险的功能在于保障,买保险应当注重保障功能。这句话本无差错——光看“保险”二字便可知其内涵是“保障”,所以记者们这么说是高明的;不过这句话也无意义,看句子主干就是“保险”是“保障”,顶多是同语反复。
这句话的无意义还在于,在市场上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70%以上的份额,分红险、万能险都穿上“理财账户”的马甲。
保险公司将银行利率作为自己比拼对象的情况下反复啰嗦“保险”是“保障”,就像是高喊了N遍的口号标语,已经不能让投保人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用一位保险业人士的话:“保险确实是为了抵御风险,不过在市场不能接受纯保障类产品的情况下,保险不断强化自己投资的一面,而且都以自己的投资增值能力吸引投保人,这已经是个市场事实。”
如果要给保险一个本质,那无疑是保障。不过保险已经穿上了太多投资品的马甲,正如李宇春的本质是个女人,不过大家都喊她“春哥”。究竟是本质重要,还是外表更重要?
根据各家保险公司公布的万能险的结算利率(结算利率不等于万能险收益),目前都在4%左右,翻阅平安人寿、中国人寿等公司网站无一例外没有公布分红险收益率。
不过保险公司的官方说法都在6%到8%之间。涉“保”不深的记者斗胆做个假设:如果这笔钱长期不用,买保险似乎确实比存银行更有收获。
不过,还是让我们脱掉马甲再看看。
现实一:记者手上有一份正在热销的分红险的投资建议书,投保人分五年缴纳10万元保费,保险建议书写明在第57年的“生存总利益”是64万多,看上去非常诱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