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目前实施的未成年人医保办法,准入门槛较低,实行低标准缴费,适合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家庭参加,而取消对外来人员子女学籍的限制,也是明显进步。但目前,仍有一部分弱势群体,如外来的小时工、保姆等灵活就业人员子女被排斥在外,而他们是就业能力比较低的群体,经济压力相对较重,更需要社会的保障。
关键词2 社保“一卡通”
针对未成年人特殊的用药和治疗需要,厦门市还拟定了未成年人药品增补目录和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增补目录。颗粒剂、口服散剂、咀嚼片等,都是考虑了儿童用药的特点后作出的人性化补充。诊疗项目增补目录则将一些严重先天性缺陷的功能重建、修复手术,首次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
看病难,而揣着一堆单据从排队报销到拿到钱,也挺不容易。人手一张的社保卡,使这种经历成为了历史。
家住莲花二村的郑女士16岁的女儿在中山医院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符合医保规定的检查费、治疗费等费用共达14000元,刷了社保卡,她只需支付自费部分的6300元,其他费用由社保机构负责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无需先用现金垫付。“像我们这样的工人家庭,一次性拿出数万元比较困难,但几千元就轻松多了,政府替百姓想得还真是周到。”
厦门地税局规费处处长苏侦介绍,厦门地税在承担社保费用征收过程中,为了方便未成年人办理参保手续,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的参保和缴费方案。每年3到5月,在校生可由所在学校统一申请参保,非在校生则由家长携带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村、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只要符合参保资格,委托账户有足够余额,第二年就可自动继续参保。
苏侦认为,“这两年,个人缴费少了,财政补贴多了,参保范围扩大了,所有费用都有了相应的报销比例,参保率也提高了,正说明了百姓越来越欢迎这一政策。”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厦门全市35万未成年人的测算数中,参保人数为27.26万,参保率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