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近日,孙祁祥老师在《中国保险报》发表《人才培养:欲与业界达成的共识》的文章,就保险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阐述观点,倡导高校和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孙老师的文章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尤其是对“大学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内容与一个"与时俱进"的内容的综合”,以及“人才的塑形和培养,来自于学界和业界的相互了解,充分沟通,在人才培养上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游"与"下游"的有效衔接、"Why"与"How"的有序分工”等的论述,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孙老师提出了我国保险教育的战略发展之路,为我国未来保险教育未来的改革提供了可行方向。笔者认为,孙老师文章中指出的问题,不仅属于保险这一学科,也是其他很多专业面临的问题。因此,笔者希望再次讨论保险教育问题,以期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达成更广范围的人才教育和培养共识。
笔者认为,保险教育问题属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问题。从微观来看,学界和业界充分的沟通与协作是保险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从宏观来看,保险乃至整个教育问题只是社会环境的一个分支,保险教育不可能脱离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只有微观架构的顺畅和宏观整体的协调同时满足,保险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才有望达到。
就微观层面来说,学界和业界是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学界又包括高校、老师和学生。高校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奖励机制等等,无不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成才。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承载者,老师的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是学生求知探索不可替代的方式。学生本人的勤奋和天赋,又是个人求学之路最终的决定者。而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一方的瑕疵,都可能影响最终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成效。只有三者始终保持目标的一致,并且自始至终的践行,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才有可能达到最优的状态。
现实中的情况是,不同高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千差万别,能为老师保证的福利水平各不相同。雷打不动的扩招、扩建,在我国高校中屡见不鲜。而人才培养的方向却可能不是高校定位的重点。同时,不论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还是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校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职业培训基地,而学校所应承担的综合教育、人文熏陶职责越来越不重要。老师,又往往为职称和经济的压力所累,跑项目、发论文、评职称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培养很可能不是老师重中之重的事情。这个问题,也折射了我们评价大学教师的标准,是授业解惑重要,还是研究水平重要。而不管哪种衡量为准,对学生的培养应该切实地重视,况且教学相长的过程,对于老师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