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沈先生来自江西,今年45岁,在上海私营企业做管理工作已有6年,年薪20万元。沈先生原本在老家企业上班,单位帮助缴纳社保二十几年,现还有15年的社保费需要自缴。
沈太太在老家事业单位上班,年收入5万元左右,离退休还有6年,有住房公积金、医保社保等福利。沈先生的儿子19岁了,在部队服役,今年复员,沈先生说他找到工作不难,但收入不会高。
沈先生在老家有一套住房,价值50万元,没有贷款余额。在上海宝山有一套89平米的房产,价值130万元,贷款90万元,月还款6000元。金融资产方面,有存款30万元,股票10万元(主要买了北大荒,15.6元买入,目前有少许亏损)。沈先生还购买了上海某保险分红型保险产品,本人和儿子各一份,年缴费在2万元左右,时间都在20年左右。
沈先生的年开支(包括银行还贷),在15万元左右。
投资儿子
□多多
在民企做管理工作的沈先生年收入20万元,加上老婆的收入总共是25万元,这在上海,也是较高的收入水平了。沈先生于是在上海买了房,每月要拿出6000元还贷。沈先生家年支出达到15万元,扣除还贷部分,每月生活费要6500元左右,生活质量相当不错。
人到中年,沈先生可谓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他目前最大的责任是为自己和老婆建立养老储备。这其实也不太难,因为他已经有了两处房产和40万元的金融资产,打理得好,可以增值;加上每年8万元的结余,再工作十年,到他55岁退休时,还清房贷外,应该能攒下180万元养老金(投资收益按7%计)。
笔者以为,沈先生从长计议,该拿出点钱来投资儿子。儿子部队复员,找工作是件大事,如果儿子在部队没有学过任何专业技术,那么回来后这一课必须得补上。参加点专业培训,可以有助于儿子找到更好的工作,今后有更佳发展前景。
另外,江西老家的房子也是沈先生手里的筹码,如果房子太老旧,可以在他老婆退休后卖掉,一家人一起在上海生活,沈先生工作之余,生活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享受天伦之乐。卖老房子的钱用于给儿子买房的首付。而如果房子在当地地段、质量都很好,则可考虑老婆退休沈先生仍在上班的一段时间用于出租,等老两口都退休时回家养老,上海的房子就自然给儿子结婚用。
总之,只要儿子复员后能学点专业,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一家子的美好生活就能长长久久了。
■理财目标
沈先生目前工作稳定,可持续三四年,但之后可能有新的变动,未来15年除了继续工作赚钱外,如何盘活目前手中的30万元的存款和10万元股票,是他想要认真规划的。希望找到一些合适的投资方式,使自己的资金灵活又有保障。
■理财分析
像沈先生这样的中年人,自己和妻子的养老不会有太多负担,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但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虽说目前工作稳定,可以持续三四年,但是之后可能有变动,因此沈先生一家的风险承受能力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不合适太激进的投资,其风险承受能力为中等,需要追求资产的保值和一定程度的增值。
如果不算保险到期后的本金返还及收益,沈先生家庭目前总资产有220万元(包括股票、存款、两套房产),负债90万元,净资产130万元。除银行存款外,投资性资产仅有10万元的股票,占净资产的7.69%。因此,沈先生家庭当前的投资资产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家庭的净资产增长率。
沈先生家庭收入稳定,建议留半年的支出作为应急金,半年的开支(包括银行还贷,不包括保险)大约为7.5万元,却有30万元的银行存款,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建议沈先生存款保留最多8万元足矣,其余的22万元作为金融资产投资,让钱活起来,至少要保证保值,跑赢CPI。
[理财师手记]
踏实投资,安稳生活
沈先生这样的中年白领收入尚可,儿子即将独立,属于平衡型的投资人,对风险承受能力为中等,不适合也没有必要进行激进的投资,关键沈先生自己心态很好,并没有太强的投机欲望、太急迫的赚钱需求,所以,勤勤恳恳赚钱、踏踏实实投资,安安稳稳生活是目前沈先生应该做的。
但是,除了盘活手里的资金,还有一些问题是沈先生也需要考虑的,比如,现在妻子在老家工作,退休之后,是全家团聚到上海来生活吗?孩子怎么办?以后如果要在上海找工作,是不是要为他准备婚房?这样的话,上海要再考虑买房,江西的房子要考虑卖掉了。
再如,沈先生现在已经45岁,还有15年就要退休。这就意味着,在自己退休之后的前5年时间,还要每年拿出2万元为自己和儿子缴纳保险。虽然到时候儿子可能已经成家立业,不需要老爸每年出这2万元。但现在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早做打算为宜。
[保险规划]
两个重点:收入保障和养老规划
□中国平安杨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