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2015年6月股市发生巨幅调整后,流出的资金开始避险,除了绝对收益基金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外,
保险公司的理财险种便成了避险资金的新去处。”深圳一位保险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一般而言,建议有充沛流动资金的大客户配置理财险,2015年下半年其销售的理财险产品比往年增长近五成。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险一般包括
分红险、
万能险和
投连险。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万能险)和投连险独立账户(投连险)新增交费合计6564亿元,同比增长90.86%,占整体保费的比例上升近10个百分点至32.2%。其中,万能险新增交费6024亿元,同比增长84.6%;投连险新增540亿元,同比增长206%。
“2015年中小型保险公司保费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万能险的销售。一般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年化结算利率在2%-2.5%左右,不少保险公司在宣传时使用的是预期收益率。”上述人士称。从万能险最新结算利率来看,11月仍有30余款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超过7%,主要为富德
生命人寿、君康人寿(原
正德人寿)、珠江人寿、前海人寿四家所有。华宝证券研报显示,近年来的万能险产品中,年结算利率分布在4%-6%之间的产品占比最大,2015年1月到10月基本稳定在6%上下。
机构人士分析,能否获得预期收益取决于险企的最终实际投资运作情况,这意味着投资者所购买的万能险产品最终收益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尽管从目前来看,上述中小险企的产品都达到收益,但能否持续还得看险企的投资能力。产品销售端保险公司的保费迅猛增长,而在投资端,优质资产难觅,最初预计的收益很有可能不达标,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近期险资频频举牌二级市场。
“我们公司有一款只在网上销售的万能险近期几个月的结算利率都达到5.3%以上。”
中国人寿工作人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在内的中小险企万能险近期结算收益在7%左右。而平安、中国人寿在内的大型险企万能险结算收益在4%-5.5%之间。业内人士称,目前有一些中小险企高速扩张之时为保资金的持续流入以及信誉度,即使在预期收益率不达标时,可能会动用自有资金去弥补投保人。所以投保人在购买理财险时,需要谨慎,要对产品所在公司的投资能力有所了解,否则,目前短暂的较高收益并不可持续且隐藏着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