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统计部门对于社平工资的统计,是严格按照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来进行的,统计部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发布。目前我国的社平工资统计只包括:大型国有、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省属单位也在统计范围)和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以上的企业)的职工,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并不包括在内。”
韩兆洲称,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则,导致了对广州市来说,本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被统计进来,而统计进来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按广州目前经济、工资结构来说,如果我们的工作围绕着社平工资来展开,那么指定的标准和措施都将偏高。”
“目前的确有不少人的工资比较高,年薪在20万以上的不在少数,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社平工资的水平。”韩兆洲指出,市民之所以觉得社平工资“虚高”,与自己的实际收入不符,很大一个原因是“平均数”将工资收入的差异化“抽象”了。
“除了平均数,如果我们能够发布‘工资水平中位数’或者‘工资水平众数’,通过表达大多数职工的工资水平,高薪人群的工资水平等等,可能更容易被公众理解。”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