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尔滨市老龄委助老办负责人胡玉杰介绍,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完备之后,老人们的居家生活会越来越便捷。社区会为辖区内的老人建立档案,了解老人的基本需求和身体状况。同时社区也要与辖区内的一些口碑好、讲信誉的商家建立联系,像家政公司、粮油菜店、理发店、药店等,老人有需要时,这些商家都可以快速优质地提供服务,而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就是这样一个网络的中枢。打个比方,独居的王大妈家下水堵了,如果按照常规方法,她要先找通下水的公司,可能楼道里会有很多这样的小广告,然后打电话找人等待对方上门来维修。这个等候时间可能是一个小时,也可能是三四个小时,同时陌生人上门对独居老人来说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有了居家养老服务,王大妈只要打个电话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就可以帮忙联系在中心备案的、附近的商家去服务,既便捷又安全。居家养老的服务项目多种多样,只要是老人需要的都可以列入其中。据介绍,到“十二五”末,哈尔滨市城区内将基本实现便利老年人居家养老的“15分钟生活圈”。
以房养老,民间悄悄开始试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房价的高涨,许多老人名下的房子已经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但是他们手头可支配的现钱却不多,于是一些老人另辟蹊径,盘活房财,实现了“以房养老”。
记者了解到,“以房养老”的老人有两种。一种是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然后拿着租金去住养老院,不但养老院的费用有了着落,甚至还有盈余。在以房养老的老人中,这种是最常见的也是“保守型”的。还有的老人看好了南方冬季的气候,索性卖掉房产,开始“候鸟生活”。
本月初宁双荣老人再次飞往三亚,开始他的“越冬”生活。2008年老伴去世后,他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开始尝试候鸟生活。每年5月到11月,他都在哈尔滨的一家条件不错的民办养老院生活,11月到次年5月到三亚居住。不过宁大爷之所以能如此“大手笔”也仰仗老人拥有两处房产。“总要给自己留个落脚地,几年后走不动了,还得回到哈尔滨定居,到那时再享受居家养老。”宁大爷已经给自己做好了打算。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