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诞生记
2013年12月,因城镇建设,当地政府对部分村民的土地或房屋进行拆迁,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畴。按照当时政策规定,该保险的45%,即3.6万元由农民自己缴纳。达到年龄的老人需一次性缴清,由于大部分村民储蓄不足,出现了资金缴纳困难。
仁寿民富村镇银行根据当时的资金需求推出“宜养贷”,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推广覆盖。临江村作为市级贫困县,也是首批“宜养贷”合作村。
基于2年多“宜养贷”项目信用良好的合作经验,2016年4月,仁寿民富村镇银行将临江村评定为首家“信用村”,并签订了合作协议进行整村授信。以户为单位对该村村民提供“惠农快富贷”,并给授信农户发放信用证,授信额度在有效期内可以随借随还循环借贷,最快可实现当天放款,以纯信用贷款解决农户在生产经营、消费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
仁寿民富村镇银行行长吴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信用村”已经复制扩展为8个,通过长期的“宜养贷”合作基础和前期翔实调查打破信息不对称。每个信用村授牌前,银行业务人员需挨家挨户对村民进行摸查建档,了解每户基本人员、收入和信用情况。调查工作至少由双人完成,甚至由支行行长亲自协同调查。
仁寿民富村镇银行汪洋镇支行行长林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农户来说,申请纯信用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非“信用村”的村民只能进行传统的抵押和担保贷款。对农民做信用贷款存在不小的风险,所以在授信上,银行会根据摸查得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对信用村和每位申请者进行评级认定,评级越高额度越高,每户村民的还款履约记录也会影响整村的信用评级和额度。通过加强村民与行政村的联系,提升整体信用意识,控制风险。
林涛还表示,某种程度来说“信用证”就是村民的信用卡,对于乡镇和农村居民来说,因为pos机的普及率低,信用卡的使用场景其实有限,“信用证”可以说是更接地气地解决农民消费金融需求的载体。
落地尚有困境
从“信用证”落地情况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8个“信用村”授信额度达2400万,但目前累计发放贷款总额不超过100万。临江村作为最早的信用村,业务开展至今共有70户提出申请,但只有7户获得授信并发放贷款,累计贷款金额32万元,只占全村额度的10.67%。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