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回溯一年前,当兼具“救命钱”、“伤残钱”、“吃饭钱”特征于一身的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新鲜出炉”,即被认为有利于遏制用工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行为,加强对于未参保工伤劳动者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可是,既然是保护劳动者利益的一柄利器,却为何出台一年来,却宛如“养在深闺无人识”般,有近九成劳动者不知?
按照义联调研报告的说法,原因主要在于多数城市对该制度宣传不足、尚未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等。尽管从表面看,情况貌似如此,但若仔细研读报告,可发觉这只是比较“含蓄”的措辞,因为调查结果摆在哪里全国287个城市中,表示可以接受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申请的仅28个;明确表示不可以接受申请的则多达190个。这就说明,工伤保险先行支付虽已破冰,但在全国范围内并未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在多数地方处于“休眠”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当2010年10月28日《社会保险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近半年后就有一项调查显示,78.6%的工伤劳动者表示“没有听说过”《社会保险法》,91.8%的工伤劳动者根本不知道先行支付制度。而今,时间又过去一年,却仍有89%的受访者不了解先行支付制度,只比一年前下降不到3个百分点,更凸显一些地方政府对此项惠民措施的推行不够“上心”,存在抵触之嫌。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