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建筑行业吸纳了大量农民工的加盟。然而,建筑施工劳动强度大、风险高,施工队伍庞大、流动频繁,增添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劳动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工伤频发、工伤索赔遭拒的权利困境背后,究竟隐伏着怎样的运作逻辑?
不论是职业培训的匮乏,还是防护措施的缺失,抑或是频繁赶工,建筑公司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动机,是工伤事故的“罪魁祸首”。而在农民工维权道路上,依然面临着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劳动关系难以确认、工伤认定困难,用工单位违法成本低、赔付执行难等一系列"绊脚石"。
在道德愿景里,“带队进城”的包工头,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民工的利益代表。然而,在资质挂靠与层层分包的潜规则的裹挟下,包工头又往往成为资方拒赔的“帮凶”。因此,要扭转农民工工伤索赔的维权困境,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严格杜绝资质挂靠、层层分包、转包等违法行为,提高劳动合同与工伤保险的覆盖面与参与率。
此外,还可以借助市场力量。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一般会聘请安全咨询公司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测,做出安全等级评估,同时还可以向建筑企业提供安全技术和人员培训服务,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市场化的安全咨询公司,值得借鉴和推广。
其实,最大的痛心并非制度体系还没建立,而是已“有”的东西,在不少时候“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好应有的效力。高达89.1的农民工既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工伤保险,就很能说明问题。
农民工工伤索赔的境遇,既度量着社会文明,也考验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这一切,既需要制度建设来修补“漏洞”,也需要执行效力来“跃马扬鞭”。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