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进程
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由此产生了与户籍相关的“居住”和“暂住”等概念,事实上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
2011年1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乡一体化蓝皮书: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表示,2003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具有起步晚、波动大、复苏慢、推进快等鲜明特点。
2012年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关键阶段,未来发展要摒弃传统的城市发展道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道路。
【我国的城镇化率】
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92%。截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5.7%,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2011年4月28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
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发布报告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