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时间,我国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从2011年的14个增至2012年的19个。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12月12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2年有19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扩大了约240亿元。
昨日(12月17日),《报告》发布方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表示,该研究的数据都是由人社部提供。随后记者致电人社部,但有关负责人称不便接受采访。
东北三省收不抵支超500亿
上述《报告》显示,如果只考虑征缴收入(不含财政补助等),2012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只有906亿元,比2011年减少286亿元。只有12个省份征缴收入大于支出,1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期征缴收入小于支出,缺口共计1205.60亿元,其中辽宁和黑龙江的缺口均超过200亿元,吉林的缺口超过100亿元。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陈步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明等学者的分析不谋而合:在社保碎片化和人口流动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由于外来务工人口多,征缴资金相对充足,而老工业基地和人口流出大省则因退休职工多、私营企业发展不景气,而负重不堪。
以黑龙江为例,2012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已达65.7%,这一比例为全国最高。更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黑龙江参保职工的增长率为1.73%,而离退休人员的增长率远高于参保职工增长率,达5.68%。
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养老保险扩面潜力正在收缩,扩面难度越来越高。陈步雷预言,如不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收不抵支”情况将愈演愈烈,一些地方财政很有可能面临崩溃的危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