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养老保险给侧改革“降成本”?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政府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等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增加有效供给,通过供给侧改革,降低养老产业的成本,让养老难成为过去,从而让老百姓享受到供给侧改革的红利。
“企业的缴费比例过高、负担过重,影响了国内99%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工人的薪酬。”2月27日,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中国
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表示,当前要迅速把社保费率降低一半,在2016年到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这十年保持社保低费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降低社保费率固然是众所期盼,但降费毕竟触动了结构性改革,势必倒逼养老保险进行结构性改革。对此,郑秉文表示,缴费率、替代率、制度赡养率这三个重要参数是养老保险的三条腿,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降费了必然得降低替代率。也就是说在新常态下,如果降费成为一个常态,这就对第一支柱替代率提出挑战,势必要求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替代率补上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指出,降费的具体改革路径就是三句话:“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
“降成本”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包括整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都需作大调整,必须从需求导向转向供给导向。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从200多万张快速增长到了约600万张。但面对数以亿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一个最基本的判断,仍然是养老服务总量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全国现有65岁及以上的人口近1.4亿人,失能与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这个群体还在快速壮大,而许多地方反映一床难求。与之相悖的是,全国养老机构又有50%的床位处于空置状态,这种供求脱节的现象,进一步放大了养老服务供给短缺的效应。
除此之外,专业护理严重缺乏、市场发育不健全以及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缺乏基本支持体系等问题都未得到解决;因此,“十三五”将是留给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最为宝贵的时机,国家应当以更高程度的重视、更大的投入、更合理的政策设计来促进养老服务业大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加速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基于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杨元庆提出四点建议:一、优化社会力量准入及优惠政策落实机制,从建设运营、税收、
医保、水电气暖等方面细化落实;二、开发养老服务供需管理平台,推动养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无缝对接,如开发建设“动态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和“城市养老场所综合管理平台”等老年服务平台;三、发展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服务公司或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呼叫援助服务、社区居民服务、养老护理员培训等,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利用智能化软件设备;四、提升养老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及服务能力,建立全国性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和就业鼓励政策,提高护理员工资待遇水平,逐步形成全社会尊重养老服务人员及其劳动付出的社会氛围。
也就是说,在整个养老服务业的财政资源配置中要重视效率,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应不设门槛,而更应强化引导作用。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2010至2030年是实体创业做养老的“黄金20年”,未来的养老地产将不仅仅是以地产业为主导,而是结合服务业,实行跨行业整合(养生、护理和治疗),甚至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市场将趋于细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