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容量。这几年来,宁波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为新老宁波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其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如用工补助、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社保阶段性降低缴费比例等。这些政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对稳定就业局势起到很好的作用。
再次,通过组织培训,帮助广大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共组织城乡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培训86万人,其中培养技能人才近6万人。这个数字,也是“十五”时期的3.4倍。
此外,宁波还通过激励创业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来带动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就业岗位。比如,出台了创业项目征集办法,政府出钱买创业的点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市民。
案例
政府出资,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十一五”期间年均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6000个,“十一五”末达到7957个。这被老百姓称为“政府花钱买岗位”。家住迎春社区的大龄失业人员陈女士,几年前从企业下岗,后来一直没找到稳定工作,相当痛苦。2010年4月,社区为她腾出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陈女士由此当上了社区图书管理员。她十分珍惜政府为她“买”来的这个岗位。
社保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率达91%以上
能赚敢花,这是媒体对宁波人消费观的概括。敢消费,除了赚得多,更需要社会保障这把伞的呵护。在宁波,有五顶社保“保护伞”为人们遮风挡雨,解了后顾之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失业有救济,生育有保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