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保工程,也关照到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征地农民。为打破社保二元体系,清河区鼓励参加过农保的农民补齐差额转成保障水平更高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824名经济困难的农民在助保贷款的帮助下实现了这步跨越。
据介绍,截至目前,清河区已经发放助保贷款1761万元,惠及城乡1569名特困人员,其中1198人来自"零保障"家庭,政府累计贴息60万元。"如果这些家庭没有保障,将来吃低保,按每月300元计,政府一年就要掏五六百万元。贴息是用现在的小钱办将来的大事。"黄庆升给记者算着账。
"助保工程给予困难家庭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还有精神上的尊严:按时交纳了保险费,养老金就是应得的,而不是被救济被施舍。"给冯冰印象最深的就是家政员刘玉梅的变化,"她常为社区里的老人免费织毛衣。她说,这是她的回报。"
刘玉梅还没开口,眼泪已经在眼圈里打转。她今年49岁,爱人53岁,1999年夫妻双双下岗,家里两个儿子还在读书。"那时我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更不敢考虑将来,就会来找冯主任哭。"刘玉梅拿出《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翻给记者看,除了最初的三页,后面每一页都盖着助保贷款的缴费红章。"没要我们掏一分钱,我们夫妻俩的养老就都有了保障,后半辈子有了定心丸。我没法表达我的感谢!"刘玉梅就把所有的感谢投入到工作中,前两年她被评为淮安市优秀家政服务员、下岗再就业明星,"市委书记亲自给我发的奖状!"抹着眼泪,刘玉梅笑得很开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