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养老模式的单一也是造成养老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委员们建议将养老模式定为“9064”。“青岛市3.82%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按照2010年初,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1.84万计算,需要床位约5万张。实际上,随着社会养老观念逐步更新,‘9064’中无论是‘6’还是‘4’比例都将上升。”此外,委员们还建议加大民间养老机构比重。
“随着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养老机构的建设更适宜市场化。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事业,在税收、地价、房租和配套收费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林萍表示。
设立“时间储蓄”养老
“建议为老人设立‘时间储蓄’。”民革青岛市委表示,“时间储蓄”模式是指,社区服务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所花费的劳动,以时间为单位记入个人服务储备账户,等到自己年老需要接受他人服务时,就可以从自己的服务时间储备账户中支取等值的服务时间,这在北京等地已经有不少比较成熟的做法。
“这种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动员了社会资源,节约了社会成本,是青岛市发展社区养老的一种新的选择。”一名政协委员说。
观点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措施应跟进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也得到了委员们的关注。
“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的范围狭窄,只限于一部分城市老年人。”市政协委员赵高潮表示,“应该多方筹措资金,拓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
农村老年保障资金的筹集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乡镇企业可从利润中支付一部分作为农民的养老金;各村应从多年的积累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农民的养老金;农民从每年的收入中留出养老金。此外,还可以考虑从政府财政收入中单独列支农村养老基金。
采取这种由各级政府、乡镇企业、村自留资金和农民个人四者集资的方法,既可以拓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又可以为建立新型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赵高潮告诉记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