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趋势看,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可望提前实现。”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
在我国社保体系中,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是最重要的三项制度,现在前两项已实现全覆盖。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我国社保体系将全部建立起来。
郑秉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快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将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对转变发展方式有积极影响。
“未富先老”是一些人对中国发展的担忧。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8亿,预计“十二五”将超过2亿。
“加快养老制度建设顺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只有从依靠家庭养老或储蓄养老逐步转向“制度养老”,才能切实减轻未来中国的养老负担。
“制度养老”能给百姓多少实惠?
根据最新政策,可以粗略算一笔账:在全国尚未纳入养老保险制度的5000多万城镇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约有2000万,随着养老保险“全覆盖”,他们不用缴费就可每月领取不低于55元的基础养老金。
另外约3000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要按规定缴纳保险费,以最低每年缴100元、最少缴15年计算,加上政府给予的补助,年满60岁后每人每月最少能拿到69元养老金。
客观地说,在当前物价水平下,目前的标准确实较低。
“100元,现在能买10斤猪肉。15年后,我们拿到100元养老金的时候,还能买到10斤猪肉吗?”一位中年人这样问记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