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费部分的‘低门槛’,考虑到了部分居民、特别是城镇非从业居民的负担能力。”周天勇说,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如果把养老保障标准定得过高,不仅财政压力大,城乡居民缴费也有困难,保障面就难以扩大。
事实上,这个养老制度是有弹性的。目前缴费标准设了10个档次,最高可达1000元,而且地方政府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个人想享受更高的养老待遇,可以早缴费、多缴费、多积累。
周天勇说,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我国“制度养老”封顶和起点的标准可以适时调整。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可以提高补助水平和补助比例,逐步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差距。
“制度养老”背后还有多少难题待解?
当前,因为养老制度还存在一系列难题,如标准较低、保值增值、转移接续、社保卡联网,对少数城乡中青年人可能吸引力不足,如何调动全民参保积极性,是一个新课题。
“由于养老金支付具有长期性,在经济增速较快和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实现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郑秉文表示,有关部门应加紧完善基本养老金市场化投资方案,既保障安全,又提高收益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一直是个难题,造成农民工等普通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退保现象。为此,国家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