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关于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三问题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养老金关乎每个老人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我国养老金的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征收上,存在着多头征收,资源浪费的问题;在管理中,养老基金虽然在急速增加,但如何保值增值仍是未解的难题;作为企业年金的普及仅限于一些大型企业。下文将详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三问谁补充

  企业年金,又称“第二养老金”,是我国养老保险体制中的年轻身影。“企业年金制既能大幅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又能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一举两得。”业内人士如此盛赞。

  所谓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构成,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退休收入保障。而企业年金基金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3部分组成。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年金,可由企业按年、按季或按月缴纳。职工个人缴纳的费用,由企业代扣。职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以一次或分年逐月领取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任何企业都必须参加,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企业年金却是自愿的,有条件的企业才能建立,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更注重效率原则,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是具有激励机制的福利手段。”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继晔向记者介绍,企业为职工缴纳年金,可在一定比例内享受税前扣除。

  发展红红火火

  比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营显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来自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李欣告诉记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机构管理和运营,保值增值的手段通常是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而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各种金融机构来运作,投资手段更加多样化。

  “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范围主要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包括短期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李欣说。

  无疑,比起基本养老保险求稳的特点,成功的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行将带来可观的利润,进而大幅提高退休职工收入水平,是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有了企业年金后,我们的养老金替代率能达到80%,比原来提升二三十个百分点。”中国工商银行某分行今年刚入职的员工王翰告诉记者。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我今年24岁,现在的月平均工资为大概为3000元,若我在退休前有31年的工作时间,那么按每年5%的工资增长比例计算,我们企业给我缴费4%,我个人缴费1%,那么我退休后,就可以领取39。876万余元的收入,差不多可以安度晚年啦。

  记者从中国年金指数专家协会获悉,2000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仅191亿元。到2005年底达到680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约2300亿元。

  而根据多家基金公司近期出炉的企业年金规模数据,6家公司的年金规模达到百亿级,所占比重达到基金企业年金总规模的80%。截至2009年年底,博时公司已中标包括南方电网公司在内的23家央企年金管理项目,已签约及中标的企业年金客户总数逾240家,签约规模预计超过170亿元人民币;海富通也挤进百亿级年金梯队,实际运作年金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这种红火的经营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热度。

  如今,不少银行、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等开始提供企业年金专业服务,帮助企业通过年金计划解决一系列的员工福利问题,这既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福利制度的认可,还将繁琐的管理事务交由外部机构运行,使企业充分地享受到国家给予的额外税收优惠,可谓双赢。

  难避投资风险

  然而,企业年金的发展并非没有约束。在企业年金逐渐走俏企业和职工的同时,国资委和相关法律的要求给企业年金的发展添加了一些别样注脚。

  国资委对央企推行企业年金有一个要求:企业效益较好、管理规范、职工有每月缴纳相应份额的承受力,然后由职代会通过,报国资委审批。

  据各家基金公司披露的资料显示,目前基金公司签约的年金客户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多为传统行业,包括石化、银行、保险、电力、钢铁、煤炭和造船等央企和地方大国企,此外,一些效益较好的股份制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在陆续为职工购买企业年金,但数字比例远低于国有企业。

  在一家公司“退休计划和财务管理”部门任职的高级咨询顾问孙帆告诉记者,在这种体制下,目前,企业年金的好处仅惠及不到1个亿的职工。

  另一个约束来自制度层面。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实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年金基金必须存入企业年金专户。

  捍卫企业年金进行最大程度市场化投资的人士对此提出批评:加上税优政策和缴费渠道不够明确、不够透明、税优比例不够高等因素,中国的企业年金发展面临了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

  然而,从自身实践出发,南方基金养老业务部执行总监张雪松却认为,在实际运作投资组合中,有些企业年金可能因市场下跌等风险而亏损,虽然企业年金是长期性资金,可以承受一定的短期风险,但“在企业年金起步时期,企业年金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健性要求非常高。的确要很谨慎地对风险进行事前控制,这样企业和职工才能有真正的投资回报”。

  “在看到企业年金潜在的市场盛宴时,大家都开始力挺企业年金的投资,反而可能漠视投资中可能产生的隐性负债,这对中老年职工的权益是一种伤害。”孙帆说。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