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全覆盖
“基本的生活开销不愁了,不再每月找子女要钱了!”铜梁县土桥镇黄沙村61岁老人罗炳燃,回忆起几个月前刚领到80元社保养老金的时刻,难掩心中激动。对于他来说,“零缴费”,“零办理成本”,就让他和城市居民一样,过上了每月有固定退休金的日子,“直到拿到手里,才相信农民拿退休金是真真切切的!”
不仅仅是罗炳燃,今年4月,随着铜梁等最后10个区县纳入试点范围,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当月,就有300万农村老人领上了不低于80元的退休金。随后的几月,享受保障福利的队伍继续扩大。截至11月底,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突破1100万大关,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也达到360万人。
实惠
“零缴费”每月享80元养老金
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让更多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我市于2009年7月,于全国率先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首先在南岸等15个区县试点。
2010年,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将其纳入十件民生大事之一,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大升温。
随即,第二批、第三批共25个区县陆续启动试点工作。
实施中,我市探索创新一个接一个。
在农村居民之外,率先将数十万城镇居民也囊括在内,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
我市提高了养老金标准。按国家制定的标准,参保居民年满60岁后可以领到的基础养老保险金为55元,而我市将其提高到了80元。
对特殊人群的优惠上,市区两级财政为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40元,向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增发10元,向年满70岁的老人每月增发10元。
……
这大大激发了村民的参保热情。“只赚不赔的账,大家心里都有数。”不少心细人都算了这笔账,除了老年人可选择“零缴费,每月享受80元养老金待遇”之外,中青年人最高档个人缴费900元/年,15年共13500元,60岁后每个月领180元,只要6年3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即使意外去世,也可以一次性拿回余下成本。
便捷
足不出村即可办理
除了实惠以外,村民津津乐道的还有办理养老保险的便捷———
不用跋山涉水到乡镇,离家不远的村民院坝就能办理;只需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办理现场,工作人员“一窗式”服务,村民资料复印、核实、录入、打印、照相等全部手续同时办妥。
即使是不会写字和视力不好的村民,也可以全权委托工作人员,让他们帮忙填写,村民只需按上自己的手印即可。
在市级和区县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村社受理、乡镇办理、区县处理、市级集中管理”的四级经办管理模式。“村民‘足不出村’,10分钟就能参保”成为现实。
如今,我市还在村里推广查询系统,目前在巴南鱼洞等地试点。
“没想到,现在足不出村也能查询自己的养老保险信息了!”鱼洞街道云篆山村68岁老人霍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素来谨慎的他,平时每月都要到银行核对养老金到账情况,从村里到最近的银行,走路加坐车差不多1个小时,“现在方便多了,又省时间又节约钱。”
据悉,“入村养老平台”明年将在全市全面推广,在方便村民查询信息的同时,还能帮助村里掌握领取养老金老年人员健康生存状况,杜绝养老金冒领事件,为防止基金流失增加了一道防线。
变化
信访量下降35%
“过去养儿为防老,如今养老靠居保!”一年多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金的到账化解了许多赡养纠纷,相关信访量平均下降35%,最多的区县下降了40%。
北碚卫星村村主任项杨福对此深有体会。清官难断家务事,前几年每年村里都要解决近10起因老人赡养问题引起的纠纷,处理起来非常“恼火”。“说实话,农村的赡养费,每个月也不过三四十元,但有些子女说什么也不愿意给。”他一边回忆,一边苦笑着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