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子女管,老人就找项杨福出面协调。项杨福说,一个月时间里,他去这位老人家里7次,把老人的子女全部召集在一起协商,这个子女说有困难,那个子女也说有困难,就是不想出钱。有一次,他带领村委干部去协商,谈到深夜12点,也没有协商成功。
最后还是养老保险帮忙。拿到每月90元的养老金,老人生活勉强过得去,这起赡养纠纷才算了结。
养老保险也刺激了农村消费。过去,村民由于没有养老保障,只能存一笔钱防老,如今这笔养老钱可以“解放”出来用于当期开支,满足他们的精神、物质需求。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农村小卖铺销售额都有20%左右的升幅。
展望
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无缝对接
今年4月,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制度、保基本、扶贫弱”的总体目标。下一步,我市将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需求,研究完善现行政策,引导更多人参保缴费。比如,合理拉开缴费档次,按照“缴费越多、今后养老待遇更高”的原则,吸引更多80后农民工参加。
目前,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无缝对接的具体办法将于近期出台。将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转移衔接。
比如,头一年你在城市打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第二年回到农村,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第三年,你又因为户籍改革,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每一年所缴纳的参保费用,将在原来险种予以封存。达到规定年龄时,由社保局按照规定统一结算养老待遇。
专家点评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劳动保障专家刘苓玲: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仅从经济上、制度上突破了老年人必须靠儿女生活的传统,而且对在农村推行孝道文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无疑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的试点、推广,成为“养儿防老”观念遭遇空前挑战的催化剂,更是我国迈向全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关键一步。农村养老保险的执行,不仅让农民老有所养,更重要的是,这是用制度维护了农民的尊严。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的试验区,又是一个很大的二元城市,让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人均等的社保制度,这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