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发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诉说着这座古城昔日的辉煌。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传承。今天,作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著名的侨乡,泉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三化”同步推进中,又奏出一曲“‘县域’强‘三农’强”的交响乐。
泉州现在的“家底”着实厚实:2011年全市社会生产总值高达4271亿元,占全省的1/4,经济总量连续13年领跑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2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高居全省第二。
考量泉州农业,如果仅从农业对GDP贡献的纵向角度看,泉州农业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3%,占比不大。但如果从全局发展的横向角度比,其无论是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绝对总产值,抑或是农村民生工程,均称得上是一个特点鲜明、熠熠生辉的农业强市。
没有资本基础,“县域经济”何以能从无到有、破茧成蝶?缺乏耕地资源,“三农”发展又何以全面提升、强劲有力?带着这些思考,记者走进泉州。
开明革新、敢为人先——
政府和百姓形成合力,县域经济借势崛起,夯实“三农”基础地位有了“资本”
在泉州,人们处处可以感觉出县域经济的活力四射;感动于“三农”砥砺奋进的坚实轨迹;感受到浓重深厚的民生情怀。如此泉州,其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一语道明:“县域经济发达,‘三农’发展强劲,两者融合促进、并驾齐驱,这是泉州发展最大的特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