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回农村老家,母亲告诉我村里有一位老人过世了,老人临终时,身边没有一位亲人相伴,他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他是被邻居发现死在了自家院子里,死亡的具体时间也无从知晓。
此类事件刺痛的不仅是我老家的乡亲。这些年,农村空巢老人在家中暴病无人救助,甚至孤死家中、无人知晓的例子时见于媒体。随着农村老龄化、空巢化问题凸显,农村养老不仅是伦理课题,也是一道社会难题。
由此联想到,《人民日报》日前报道了山东安丘市凌河镇阳旭村村民自发创办"老年公寓",老人们在这里相互照料生活,相互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种被称为农村养老的"创新模式",却被当地村民认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是村里的年轻人迫于生计,大都外出打工了,老人无人照料;二是乡村养老院一床难求,连"五保户"老人想进都需排队,更不要说其他老年人。
在当下,我国有超过一亿的农村老人,依然靠农耕社会的"养儿防老"模式度过晚年。但随着近年来家庭逐渐小型化,许多农村家庭也正面临和城里人一样"一对夫妇供养4位老人"的现实,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养老已成为许多子女的不可承受之重。另一方面,以前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而现在种地基本不挣钱,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在物价上涨,医疗、教育等日常消费开支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不少农村子女对长辈的养老正变得"有心无力"。
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老龄化也正进入加速阶段。4月9日,世界银行发布《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及其养老保障:挑战与前景》报告指出:中国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更加敏感与脆弱。农村与城镇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差距预计将从2008年的4.5个百分点到2030年扩大到13个百分点,届时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会达到34.4%,而城镇地区则为21.1%。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