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从国际养老金入市情况来看,1996年南非进入资本市场,1997年加拿大、1999年葡萄牙、2000年瑞典、2001年日本、韩国也先后进入资本市场。公开消息披露,韩国的国民基金已经跟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了协议,进入A股市场。
养老金入市是否托市?
如果养老金入市,它要扮演什么角色?在目前点位入市,是否意味着政府有意通过养老基金进行托市?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市场人士讨论的焦点。
“养老金入市不是救市,而是建立养老资本体系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机制。”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指出,“引入养老金入市特别是多元养老金入市,就是在过程中打造多元结构,让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治理,能够用手投票,能够谈判,迫使上市公司的经营层创造价值,现金分红,否则,资本市场很难走出规范的发展之路。”
这一观点也获得不少与会嘉宾的支持。大成基金(微博)社保基金投资部副总监刘泽兵指出,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一旦资产配置完成,就只能期待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资产规划也好,个股的选择也好,只能是希望它朝着之前酝酿的阶段走,因此不存在托市的问题。
投资范围如何设置?
对于百姓的养命钱,养老金需要有长期稳定的运行周期和正回报,这个要求使得养老基金投资范围的设置显得十分重要。
国泰基金副总经理梁之平指出,在养老金方面,是不是可以适当放宽投资范围,比如理财产品、信托、衍生工具等,此外海外投资也是非常好的分散风险的方法。
中金公司投资部陈戈也指出,“如果我们投资工具都拿到负回报,无论怎么组合都达不到目标业绩,那么增加投资范围就很有必要。但仅仅增加投资范围还远远不够,还要考虑很多问题,包括能不能直接买,风险控制问题、产品控制问题、估值问题等”。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