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乃和谐之本。
注重民生,厚植民生,需要政府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善谋富民之策。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一理念正以扎实的成果在梧州发展中越来越清晰地显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确立发展思路、工作举措和推进实践中,始终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指引,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大民生财政投入,在实施安居乐业工程、拓展城市服务功能、实现医改社保等方面筑起坚固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努力把绿城水都打造为一座为民、惠民、富民的“幸福之城”。
创新理念,为民落在惠民
“‘惠民生’是今后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今年年初,作客梧州零距离网并与广大网友交流时,市委书记刘志勇一再强调。
惠民生,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抓得最紧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惠民生,说来简洁,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尤其是梧州市经济总量相对不大,民生问题不仅面临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的问题,还面临提升民生服务质量、深化服务水平、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等问题,任务尤为复杂和艰巨。
如何才能真正把为民落实为“惠民”?梧州有自己的方向,更有着一条在发展实践中探索、经受发展实践检验的科学路子。
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富民强梧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把“富民”与“强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切实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与全面增强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联系在一起,坚持“两条腿”走路,实现在经济发展中推动民生落实,在完善民生中促进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梧州市花大力气提升环境面貌,大手笔加快城镇化进程,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为的是给全市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聚、打造工业平台,发展现代物流业,让梧州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的是全面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南广铁路、机场搬迁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的是老百姓出行更便捷,造福于民……
可以说,市委、市政府这几年来的发展谋划,都是围绕“为民”展开,想的做的都是为了实现“惠民”。
正因如此,即使在为民服务千头万绪时,市委、市政府也不断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去抓落实,把为民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
今年4月11日、12日,在国家级媒体人民网网页上,“广西新闻”栏目连续两天链接了梧州市委书记刘志勇对网友诉求的回应,这些诉求事无巨细地反映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某个村的电视信号差,大到某个区域长期的交通不畅……然而,件件有反馈、有措施、有追踪,目的只有一个——尽快为群众排忧解难,设身处地解决群众最急需的问题。
这是梧州民生工作的一个小缩影,折射出的,却是政府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服务举措抓好民生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在全区率先开通“网络问政”、开展“大走访”,市委、市政府主动搭建起平台,在走街串巷中、在基层群众间,“接地气”,“零距离”倾听来自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根据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诉求,市委、市政府有针对性地着手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方面存在的问题,哪怕只是一家一户、一时一事,都要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按照群众的需求而实行为民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真真正正惠及群众,让群众满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